停桡又唱渡江吟。
薄暑未相侵。
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巳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
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
诗句原文:
停桡又唱渡江吟。薄暑未相侵。
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巳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
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
注释:
- 这首诗是史承谦的《风入松六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 第一句“停桡又唱渡江吟”,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停下船,吟唱着渡江之歌的情景。
- “薄暑未相侵”,意为夏日炎热尚未影响到自己,暗示诗人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 “频年奔走成何事”,反映了诗人频繁奔波的生活状态,不知为何而忙碌。
- “任人嗤、酒圣书淫”,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看法的不在意,以及沉迷于酒和书籍之中。
- “白发新添几许”,形容岁月催人老,白发逐渐增多,反映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 “青衫巳误而今”,意味着身着青衫的自己已经错过了许多机会,感到遗憾。
- “萧萧瑟瑟响亭林”,描述了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如同秋风扫过树林,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 “闷拥薄罗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心事重重而拥抱着薄罗被子,表现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 “明知不是秋凉雨”,虽然知道这不是秋雨,但仍忍不住感到愁绪满怀。
- “谁共西窗剪烛”,表达了诗人孤独一人,渴望有人相伴共度良宵的愿望。
- “花宫清漏沉沉”,以花宫的清幽与深沉的漏声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从“停桡又唱渡江吟”到“萧萧瑟瑟响亭林”,“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的深刻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悲凉而又不失壮美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