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名与丹阳

栗与芋,芋与栗。两般滋味休教失。性与命,命与性。
两般出入通贤圣。都要知。都要知。便是长生固蒂时。
休想瑶台并阆苑,六家珍宝出天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调名与丹阳》是元代诗人王哲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背景:据相关资料显示,王哲(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出家后改名王哲,道号重阳子,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元代尤为突出,其创作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2. 作品主题:此诗通过酒醒梦惊、月明性平等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觉醒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王哲对生命本质和修行路径的哲学探讨,也反映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

  3. 艺术特色:王哲的诗词在语言上简洁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内涵。这种艺术风格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王哲的《无调名与丹阳》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词作品,更是元代文人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特色,以及王哲作为道教全真教祖师的宗教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