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与芋,芋与栗。两般滋味休教失。性与命,命与性。
两般出入通贤圣。都要知。都要知。便是长生固蒂时。
休想瑶台并阆苑,六家珍宝出天池。
【注释】
栗(lì):指栗子,也泛指干果。芋(yù):指芋子。性(xìng):本性。命(mìnɡ):天命。贤圣(xiàn):指圣人和贤人。固蒂:即“蒂固”,指结实牢固。六家:指《尚书》中的“五典”及“五纪”,合称为“六家”。天池:传说中的龙王之池,亦为玉液所出之处。
【赏析】
《无调名与丹阳》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物喻理,通过写栗子、芋子的滋味,以及它们在天地间出入的变化,进而引申到人的本性与天命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栗与芋,芋与栗。”,作者首先将栗子和芋子进行对比,认为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味佳肴,各有各的味道。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比较,而是进一步提出了问题:“两般滋味休教失。性与命,命与性。”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我们应该珍惜这两种食物各自的特性,因为它们都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品质。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本性和天命,因为它们也是构成我们人生的重要因素。
第二句“性与命,命与性。两般出入通贤圣。”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性与命、命与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句“都要知。都要知。便是长生固蒂时。” 这里,作者再次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命运,从而把握住自己的生命。因此,他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和进取,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达到真正的长生不老的境地。
第四句“休想瑶台并阆苑,六家珍宝出天池。” 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寓意深远的表达。这里,作者借用了古代的神话传说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不要过分追求那些虚幻的事物和个人欲望的追求,而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栗子和芋子的比喻,以及对性与命、命与性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个人成长和提升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