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新劝世

骋俏多能,身呈体段。把衣衫、频频脱换。穿茶枋,入酒店,总夸好汉。
蓦然遇天高,这精神早减了一半。奉劝风流,惺惺早断。
保元阳、休教紊乱。稍回头,开道眼,金莲长看。玉花放,异香来,吐光明,满宽炳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特地新劝世》是元朝著名文学家王哲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骁勇善战、喜好炫耀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于这种风流行为的批评和警示。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特地新劝世》:

  1. 作者简介:王哲(约公元1283年—1349年),字明远,号草庐子,又号云山道人,元末明初的道士,著有《云山集》。他的诗作大多关注道教修行、自然景观以及人生哲理,其中不乏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2. 内容概述:《特地新劝世》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英勇善战但沉迷于世俗繁华的人物形象。他频繁更换衣物、出入酒肆,夸耀自己的英勇与能力,但在突然遇到更高境界时,却感到精神大减。作者在此诗中奉劝人们不要沉湎于风流之事,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正直。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特地新劝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保元阳、休教紊乱”一句,用“元阳”来代表人的本真,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性。此外,诗词中的意象如茶枋入酒店、玉花放异香等,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审美价值,让人读来既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也能体会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
  4.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看,《特地新劝世》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理念。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
  5. 影响评价:《特地新劝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王哲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后世读者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不仅能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教诲。

《特地新劝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份对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进行深刻反思的文献。它以精炼的文字、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上的启迪。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哲学研究者来说,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