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于公索幻化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遄速甚,如飙。过隙白驹旋旋飘。
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入碧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於公索幻化》是元代诗人王哲的作品,收录在《全金元词》中。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据传,王哲在金正隆四年(1159年)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1. 作品原文
  • 《南乡子·於公索幻化》原文如下: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遄速甚,如飙。过隙白驹旋旋飘。  
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入碧霄。  
  •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追求幻化色身的过程中,经历了电脚余光、水面泡等奇妙的变化,以及通过及时回头养玉苗,最终达到透云入碧霄的境界。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充满诗意。
  1. 背景研究
  • 历史背景:《南乡子·於公索幻化》的创作背景与王哲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其出家修行的心路历程。
  • 文化影响:全真道的发展与王哲的创作息息相关,他的诗词作品对于研究全真道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南乡子·於公索幻化》不仅是王哲个人修行历程的见证,也是全真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