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修行

阴尽阳纯,命停性住,先须汞识铅知。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刀圭至,震龙兑虎,赤风斗乌龟。
堪宜。真水火,癸丁炉灶,丹结何疑。漱琼浆玉液,神水华池。滋润灵芽瑞雪,日鸡叫、月兔推移。金翁喜,黄婆立便,养姹女婴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修行》是元代诗人王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示了王哲深厚的道教思想和丰富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接下来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简介
  • 王哲,字允卿,出家后改名为王哲,道号重阳子,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他不仅是道教全真教的祖师之一,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1. 作品原文
    阴尽阳纯,命停性住,先须汞识铅知。
    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
    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

  2. 内容解析

  • 汞与铅的关系: 在道家修炼中,“汞”和“铅”是两种重要的元素,它们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了金丹。这里的“识”指的是对这两种元素的识别与理解。
  • 时间的象征: “卯酉”指的是早晨和晚上,“子午”则是十二时辰中的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间段常常被认为与天地之气最盛、五行运行最旺盛的时刻相符合。在这里,“常从子午”意味着修炼者应遵循自然界的节奏进行修炼。
  • 五行相生相克: 文中提到的“申庚聚”,可能是指金(申)与庚(金元素的一种)的结合。而“用坎迎离”则可能是在描述利用水(坎)与火(离)的特性来促进修炼过程。
  1. 创作背景
  • 王哲生活在元朝时期,这是一个道教和儒教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哲的《满庭芳·修行》不仅是个人思想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反映。
  1. 思想特点
  • 王哲的诗词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生命本源的思考。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哲学意味,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1. 艺术手法
  • 王哲在《满庭芳·修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隐喻抽象的概念,使得整首词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

王哲的《满庭芳·修行》不仅是一首表达宗教哲学思想的诗歌,也是一幅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