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战公求问

逸志清虚,放心坦荡,莫令烦冗萦牵。修身养性,随分乐因缘。便是崇真奉道,甲丹内、长爇灵烟。通闲趣,恬应得味,定许处长年。
如然。须了了,免除苦苦,锻炼流传。便优游自在,做作新鲜。直待元根渐莹,恁时节、功行完全。还知否,蓬莱路到,见且是人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战公求问》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英雄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勇战士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词的简要介绍:

【满庭芳·战公求问】
苏轼

甲申三月七日,予出郊。有邑人入山中,逢一老翁,胡子垂胸,邀与游。坐竹杖上,行二里许,山高木密,不可见路。但闻泉流、松风、鹤声,清越激昂。

过山口,至一石壁下,大书“天门”。余欲穷其巅,而路绝不可登也,乃还。复坐老翁杖上,行五里许,至一石崖之下,有洞北向,深不见底。

复西五里,至一石壁,东向如辟帘,曰“天井关”。又西三里,至一山坳,有涧自南来东注,水势浩大,世传以为天门之水,盖即此也。涧旁多怪石巉岩,皆类蹲伏状。

既而日已西坠,遂下山,饭于村妪家。夜宿于野草间。

次日,复游天门、天井关、水声洞。

始知所谓天门者,乃山之最高处,上有平石如砥。自东北望,但见重峦相叠,若刀剑森戟;自西南望,但见悬崖转侧,若虎豹狰狞。然此犹是形迹之间也。

至于神物幻景,则不可得而见矣。

东坡居士作诗云:“玉龙三百万,雕胡镜里飞。试呼青帝至,一洗玉颜非。”

又云:“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东坡居士为《水调歌头》词,题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读之,辄以为知吾心言之不尽者。

噫!前年谪居惠州,尝怀此郡山水之胜而志之。今春复来,则郡治已迁于东南,而山川之胜,亦不能复识。乃复梦焉。

己卯正月二十日,东坡居士自惠州载酒相访于东坡,则将别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