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韩公,归东路,人子细消详。谈教我,须要写词章。地慈尊几旦,轮显、圆相明光。谁得,心无碍,古庆好施张。
长。真善做,心灵点,常使玎珰。声敲振动,响尽琅琅。友须凭行果,花绽、金蕊馨香。鸟朗,蟾现处,正照满庭芳。
满庭芳 · 留别京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留别京兆》是王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和修行的见解。
《满庭芳·留别京兆》的全称为《满庭芳·劝韩公》,由元代诗人王哲所作。王哲(1112-1170),字允卿,后改名为王哲,号重阳子,出生于北京咸阳县大魏村(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乡大魏村)。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读书到入道的转变,最终选择了归隐的生活道路。
《满庭芳·留别京兆》的内容涉及对友人的劝诫以及个人的修行理念。词中首先表达了对韩公归途的劝诫,强调了写词作为人子的责任。紧接着,词句“谁得,心无碍,古庆好施张”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慷慨布施的精神。此外,词中还描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如“声敲振动,响尽琅琅”,象征着音乐与自然声音的美好结合。最后,词人以“友须凭行果,花绽、金蕊馨香”结束,强调修行者应依靠自己的行为来开花结果,并享受生活的美好。
《满庭芳·留别京兆》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承载着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修行哲学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王哲及其作品的了解,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古代文人对于美、善和真理的追求与探索,以及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