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寄洪复翁

昨夜龙宫留恶客,使者借车收二麦。
溪涧洪流十丈高,不辨东阡与西陌。
高田忽变黄鹄陂,下者汇作鱼龙宅。
新陈接食已觖望,夏不早耕后何获。
似闻山县未休戍,旁郡豪酋遗俘馘。
携孥扶老避人祸,漂麦涨田遭鬼责。
不知造化谁主张,罪欲谁归问河伯。
生平舌耕真左计,迩来砚破笔毛磔。
中宵耿耿坐长叹,满眼兵荒遭此厄。
先生少抱调燮才,苍生不忍饥寒迫。
潜深请磨楯鼻墨,试草千言救荒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水寄洪复翁》,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被洪水肆虐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挣扎。

首两句“昨夜龙宫留恶客,使者借车收二麦”描绘了洪水如龙般猛烈的场景,而农民们则被迫放弃即将成熟的庄稼,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的灾难。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也揭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恐慌。

接下来的“溪涧洪流十丈高,不辨东阡与西陌”进一步描绘了洪水的浩大。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洪水的威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场灾难的担忧和不安。而“高田忽变黄鹄陂,下者汇作鱼龙宅”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洪水对不同地势的影响,既突出了洪水的巨大破坏力,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新陈接食已觖望,夏不早耕后何获”一句,则深刻揭示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民们在灾害面前,不仅要承受失去庄稼的痛苦,还要担心未来的生计问题。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

《大水寄洪复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情感、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力量,也让我们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态度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