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再报六月朔日食

忆昔雨洗冬甲子,春来飞雪遍千里。
老农雪谶古相传,一番春雪一番水。
今年麦熟云成堆,并刀收敛疑寇来。
自从入梅不见雨,田间热气飞黄埃。
清台奏下邮传急,月蚀九分日蚀七。
昨宵捶鼓闹如雷,素娥凭怒面漆黑。
太阳室家怒相啮,东西不肯还宫阙。
天公不肯目偏盲,又传日蚀林钟月。
一笺夜拜东皇公,休作怪变惊儿童。
愿分阴阳作平等,五日一雨十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书再报六月朔日食》是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作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方一夔的生平:方一夔,字子美,号梅溪,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致力于弘扬国学和文化传承。
  • 文学成就:方一夔在文学创作上造诣深厚,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1. 原文内容
  • 开篇意境描绘:诗的开篇“忆昔雨洗冬甲子,春来飞雪遍千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雪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农事生活描写:诗中还描写了农民在春季播种的场景,“今年麦熟云成堆,并刀收敛疑寇来”,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方一夔的诗歌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内涵。《文书再报六月朔日食》中的“一番春雪一番水”便是典型的意象运用,既表达了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
  •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这种情感表达与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相契合。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然而,由于政治和社会的种种原因,这一时期也充满了变革和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方一夔的诗歌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录和思考。

除了上述阐述的基本内容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文书再报六月朔日食》:

  • 探讨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研究方一夔的书法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探索文人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文学作品中,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一番春雪一番水”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 考察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诗歌这一载体,了解宋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艺术成就。

《文书再报六月朔日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