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端午

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
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疗病不无功。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 端午》是元代诗人王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端午节的庆祝情感,还体现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寻找清凉和乐趣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王旭,元代著名文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情感。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歌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王旭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1. 艺术特色
  • 词的结构形式:《水调歌头 端午》遵循了传统的词牌格式,通过七言句式进行排列,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音乐节奏感。
  • 主题表达:词中通过对端午节风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节日气氛的喜爱。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1. 词中意境与情感
  • 生活场景描绘:词中的“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生动地勾勒出夏日清晨的凉爽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中寻求清凉的心态。
  • 情感表达:通过“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在忙碌之余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王旭的《水调歌头 · 端午》不仅是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达。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述、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