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台为薛玄卿赋

西山有崇台,上与云气通。
仙人紫霞佩,导以双青童。
逍遥琪树林,盘礴瑶华宫。
积石象玄圃,连岑搆空同。
纚纚驻朝景,泠泠度天风。
丹凤刷仪羽,绛节飘曈昽。
矫首不可及,灭没凌飞鸿。
愿言授灵药,与世无终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琼林台为薛玄卿赋》是元代诗人甘立所作,这首诗以壮丽的意境和精湛的文笔展现了琼林台上的美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琼林台为薛玄卿赋
    西山有崇台,上与云气通。
    仙人紫霞佩,导以双青童。
    逍遥琪树林,盘礴瑶华宫。
    积石象玄圃,连岑构空同。
    纚纚驻朝景,泠泠度天风。
    丹凤刷仪羽,绛节飘曈昽。
    矫首不可及,灭没凌飞鸿。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歌开篇就描绘了琼林台高耸入云的景象,如同与云气相通,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琼林台的高峻雄伟。
  • 神仙活动的描写:诗中“仙人紫霞佩”到“丹凤刷仪羽”,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仙人活动的神秘感,还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界之中。
  • 建筑的宏伟:诗中“积石象玄圃”,“连岑构空同”,“连岑”一词形容的是连绵的山峦,而“空同”则指虚无缥缈的天空,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琼林台周围的建筑宏伟壮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 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诗中的“纚纚驻朝景”,“泠泠度天风”,“矫首不可及”等句子,通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结合,展现了琼林台周围景色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1. 诗歌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甘立是元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都深受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元代社会虽然历经战乱,但文人墨客们仍努力追求文学创作的高峰。
  • 创作目的:诗歌的创作往往源于作者对自然美、人文情怀的追求和表达,甘立通过《琼林台为薛玄卿赋》来赞美琼林台上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歌中大量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仙人紫霞佩”暗示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丹凤刷仪羽”则可能象征着皇家的尊贵。
  • 语言的精炼: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描绘了景物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1. 诗歌的现实意义
  • 审美价值的体现:通过对琼林台美景的描绘,诗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 文化传承的作用:作为一首流传至今的古诗,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1. 诗歌的社会影响
  • 对后世的启发:诗歌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交流的平台:作为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1. 诗歌的教育价值
  • 美学教育的启迪:《琼林台为薛玄卿赋》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为读者提供了美学教育的重要素材,让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 品德教育的熏陶:诗歌中所蕴含的自然与人文精神,对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塑造人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琼林台为薛玄卿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领略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