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雪感怀次韵

游戏人间百亿仙,细裁春胜散瑶天。
九重银汉翻琪树,万顷瑶池浸玉莲。
贪玩目前春富贵,忘观天上月团圆。
霓裳莫惜频频舞,辉映花灯夜不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宵雪感怀次韵’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元宵节雪景的感慨和心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独特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叶颙(约公元1260年—1329年),元代文学家、诗人,字长公,号铁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叶颙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其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元宵雪感怀次韵》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雪景的感受。诗中写道:“游戏人间百亿仙,细裁春胜散瑶天。九重银汉翻琪树,万顷瑶池浸玉莲。”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独特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
  3. 主题探讨:诗歌主题主要围绕“元宵节雪景”展开,通过描述雪花飘落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美感。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情感态度,既有对节日气氛的喜爱,也有对当下情境的反思和感慨。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叶颙采用了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感情来刻画雪中的美景。诗中的意象如“银汉翻琪树”、“万顷瑶池浸玉莲”,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对比“贪玩目前春富贵”与“忘观天上月团圆”的情感转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5. 历史文化背景: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对于深入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叶颙所处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元宵雪感怀次韵》等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元宵雪感怀次韵》不仅是一首描写雪景的佳作,更是一个关于元宵节和诗人自身情感世界的深度剖析。通过对诗歌原文的学习和对其主题及艺术特色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元代文化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