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夕暑退生凉

溽暑初收生暮凉,风将秋信入虚堂。
芙蓉峰顶夜来雨,溪水新添二尺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夕暑退生凉》是元朝时期的叶颙所撰写的一首古诗词,描绘了夏季末尾天气转凉的景象。诗中”溽暑初收生暮凉”一句,生动展现了暑热逐渐消退,傍晚时分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详细的了解:

  1. 作者介绍:叶颙,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深受后世赞誉。

  2. 诗歌原文:《初夕暑退生凉》原文如下: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处暑八月中,清晨六鸭头。

金铜信步转,九子鸣珂马。

溪山带秋色,城阙敞清光。

芙蓉别水渚,水渚澹将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顷一顷茫,端居无长亭。

居然成久要,有美不期遇。

  1. 作品赏析: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结束、秋天来临的感慨和期待。诗中的“溽暑初收生暮凉”不仅描绘了夏日炎炎后的凉爽感觉,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季节交替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溪水”、“山光”、“潭影”等,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又含蓄。

叶颙的《初夕暑退生凉》不仅是一首表现季节变化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文学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感和人生态度。对于喜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