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宣慰帖

客从昆仑来,遗我一寸胶。
投之东海中,浊浪生清涛。
世人饮泾水,沦浃如村醪。
醉久与俱化,复恶醒者劳。
客笑余亦休,泾水方滔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宣慰帖》是元代任士林的作品。下面是关于《寄陈宣慰帖》的介绍:

  1. 作者介绍:任士林,字叔实,号松乡,宋理宗宝祐元年生于奉化(今浙江宁波),卒于元武宗至大二年。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曾讲道会稽并授徒钱塘。任氏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对文化教育有很深的影响,其著作《松乡集》十卷和《中庸论语指要》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作品原文与解析:《寄陈宣慰帖》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通过“客从昆仑来,遗我一寸胶。投之东海中,浊浪生清涛。世人饮泾水,沦浃如村醪。醉久与俱化,复恶醒者劳”这一系列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浊浪生清涛”比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个人内心的挣扎,而“世人饮泾水,沦浃如村醪”则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逐渐迷失自我的状态。

  3. 作品影响:《寄陈宣慰帖》不仅是任士林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元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简练而寓意深刻,反映了元代文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心理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及其文人的精神世界。

《寄陈宣慰帖》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它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任士林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下的个人命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