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栖贤寺

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
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
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
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
泄岩凝素乳,洒树见飞霜。
冷冷转空曲,湛湛涵清光。
五老九千仞,巉绝天中央。
紫烟射仙壑,白云冠僧坊。
幽思稍愉悦,良朋共翱翔。
访古慕宗向,悟玄愧裴杨。
超然色界游,圆灵大无方。
终当毕吾志,混迹麋鹿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庐山宿栖贤寺》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王安国在游庐山夜宿栖贤寺时所作的一首感怀之作。这首诗作是王安国对庐山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栖贤寺历史背景的了解的反映。

栖贤寺,位于今江西九江三峡涧玉渊潭北,是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栖贤寺不仅是庐山重要的佛教寺庙,也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历史上,栖贤寺曾多次兴废,见证了庐山佛寺的变迁与发展。

王安国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庐山夜晚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提到“老屋清冷躺不住,坐起来披着破皮袄意兴阑珊”,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反思。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超然物外之想,“心期物外欲何求”,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表现出的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游庐山宿栖贤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王安国对庐山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一次深刻体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王安国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庐山的独特情感,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庐山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