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冯祥文甫不至

寒山压楼三日雨,风卷崩云亚高树。山人无事不下楼,空谷寂寥谁与语。
平生故人大冯君,约之不来岁聿莫。岁聿莫,君何之。
侧闻他日抚州去,又恐促驾江东归。梅花千树化为雪,寄赠惟有长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期冯祥文甫不至》是危素的作品,不是元代诗人所写。《期冯祥文甫不至》是明朝诗人危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 诗的原文:《期冯祥文甫不至》全文如下:“寒山压楼三日雨,风卷崩云亚高树。山人无事不下楼,空谷寂寥谁与语。”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山、风雨和空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冯祥文甫无法到来的遗憾和思念。
  1. 译文注释
  • 译文:这首诗的译文为:“寒山压住了高楼三天的雨水,风吹卷起了倒塌的云朵高树。山人没事从不下楼,只有空旷的山谷里才没人和我说话。”
  • 注释:注释部分解释了诗句中的一些词汇和意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冯祥文甫的深切思念。“寒山压楼三日雨,风卷崩云亚高树”两句,通过天气的变化来传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等待。
  • 意境营造: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危素(1303—1372),字太朴,一字云林,元明间江西金溪人。他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在元末担任过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后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后成为翰林侍讲。
  • 创作时期:据记载,危素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段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经历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期冯祥文甫不至》是危素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五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危素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