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冰池沼。泽国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
九十过头了。百岁看看到。须听取,千年调。人夸嫫母妍,我觉彭篯少。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
千秋岁 ·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是日小寒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曲赏析
朱晞颜,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曲作家。他的这首《千秋岁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生日是小寒节》,不仅是对母亲长寿的祝福,更是一首情感深沉且富含哲理的佳作。
作品原文描绘了冬日池塘的景象,嫩冰覆盖水面,泽国寒气初露。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梅枝忽然裂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对比强烈地展现了时间流转的美妙与母亲的高寿。而“朱门歌管矗,闺阁沉烟袅袅”则勾勒出富贵人家喜庆的氛围,反映出社会对母亲的尊敬和祝福。欢宴处,神仙般的人物也难逃人间喜事。
诗中提到“九十走过头了”,这不仅是赞美母亲的年岁之高,更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总结。“百年看到”则暗示着时间的长河中,生命虽短暂,但总有值得珍惜和期待的时刻。最后,“须听取千年调”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观念,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以及珍视每一刻的重要性。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不禁被诗人的情感所打动,也被他对生命的哲思所启发。朱晞颜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将自然景象与人的生命状态巧妙结合,创作出了这首传世佳作。
《千秋岁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是日小寒节》不仅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尊老敬贤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母亲无尽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深刻的理解。
此文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朱晞颜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