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余好问入燕

炎歊渐已转凉飔,想见湖亭送别时。
发仞功名初得意,联镳宾主总能诗。
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
最是人生急三釜,高堂白发数归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余好问入燕》是宋代诗人牟巘的作品,而非元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牟巘(1227-1311年),字献之,一字献甫,学者尊称陵阳先生,四川井研人,后徙居湖州。牟巘的父亲因军功获得了官职,他也因此得以通过父荫入仕。他在理宗朝中历任多个官职,最终担任大理少卿,但因政治原因与贾似道不合而辞官。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炎歊渐已转凉飔,想见湖亭送别时。
发仞功名初得意,联镳宾主总能诗。
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

首句“炎歊渐已转凉飔”描绘了夏日炎热逐渐转变为清爽宜人的秋风,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的“想见湖亭送别时”,则展现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在湖边的亭子里,作者与友人告别的情景。“发仞功名初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功名初步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联镳宾主总能诗”可能指的是作者与其宾主之间的文学交流,彼此都能吟诗作赋。最后一句“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反映了一种感慨时光易逝、人事已非的情感。同时,这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恩师和朋友的推荐仍存感激之情,以及对当前生活无需担忧的态度。

《饯余好问入燕》作为牟巘的代表作品,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一种回顾,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元时期的文人生活和文学创作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