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

书满精庐芷绕门,门前流水出于沅。
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认本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古文。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君敏衡的北乡士人拜访作者,与柳宗元交流学术,表现出其朴实、平和、恭敬的品格。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原文:

都梁北乡之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

君名敏衡,字公仪,南陵人也。始来见予之先,为县簿书所苦,日以夜继,心常愤惋。后闻予好古文,遂诣焉。

予曰:“子方以簿书自苦耶?吾闻古之学者,不废人事而务于文辞者,皆欲以文会友,以文传道。今世之人,虽多读书,然皆为吏而忘其学。若子者,何独不然?”

君默然久之,曰:“然。子之言诚也。吾少孤,母死,无兄弟亲戚可以相依。惟兄一人在远,不能奉养。是以日夜勤于簿书,以求衣食。又恐不得志于仕,使父母之心失望。”

予曰:“子知仕乎?仕非为利也。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曰:“吾亦知之,但未知其所以。今吾既至京师,见士大夫皆以文章为高,而不知其所由,故来问子。子谓何如?可教乎?”

予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士君子当务之以成天下之治平。然非特此而已。盖文章者,所以载道也。道,则天下之公器也。天下皆谓之公,则天下必从之矣。是以君子贵之,而小人贱之。”

君闻之,深以为然。因请曰:“然则吾将何以行乎?”

予曰:“子能行之,则天下皆从子矣。”

君曰:“子何言?吾将何为?”

予曰:“子知孝乎?孝者,百行之本,万化之源也。今夫孝,岂徒养亲之事哉!夫孝者,所以立身成名也。苟能尽孝,则可以修身齐家;修己之后,然后可以正朝廷定社稷,安黎民。故《春秋》之所以大一统者,以其能正天下之乱而复其道也。今吾观子之行,固未足以自立也,然亦可谓孝矣。”

君乃再拜稽首曰:“子言善矣!吾将行之。”

于是退而记之曰:吾昔尝读《孝经》,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及观孔子之家法,则知所谓孝者,非独养亲而已也。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又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曰:“事虽父母犹不可不知也。”又曰:“父母在,不显身体则毁;没身不去,敬慎始终。”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凡此数言者,皆所以明孝道也。吾观子之行,虽未足为孝,然亦可谓知孝矣。且子之行,非独孝也。

君闻而喜曰:“子言善矣!吾今而后知所从矣。”因退而归,遂发愤力学,昼夜不息。如是者岁余,遂擢第,得官于京兆府。

君年五十有五矣,卒。呜呼!天其或者报子之志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