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梨花折枝

玉压帽檐花底春,惜无花下洗妆人。
阿娇一掬东风泪,聊仗丹青为写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梨花折枝》是明代文学家刘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刘崧,字子高,江西泰和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曾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后因坐事被遣往边疆服役,最终获赦还乡。
  • 诗作成就:刘崧博学工诗,尤以七言绝句见长,被赞誉为江西西江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等均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题梨花折枝》,“最忆梨花白雪香,春深千树锁昭阳。画图惊见东风面,独拥红绡试浅妆”。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春风拂面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怀念之情。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对梨花洁白如雪、春风拂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 情感表达:诗中的“独拥红绡试浅妆”一句,不仅描绘了梨花的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在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淡淡忧愁。
  1. 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如“玉压帽檐”、“东风泪”、“一掬东风泪”,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更加鲜活动人。
  • 意象丰富:通过梨花这一元素,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世界,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1. 历史地位
  • 文学史价值:作为明代文学家的代表作之一,《题梨花折枝》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化传承:这首古诗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朱德润的《题梨花折枝》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从而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与古代文人共鸣的精神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