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出自《史通·内篇·自叙第三十六》,古文尚书的作者是:刘知几。
古文尚书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古文尚书的释义是:《史通·内篇·自叙第三十六》中的“古文尚书”是指《尚书》中的一种古文版本,它是一种古代文献,相传是孔子所编,记录了上古帝王的政治思想和言行,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等部分。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相对,今文尚书是指后来传世的、用今文(即当时通行的文字)写成的《尚书》。古文尚书因其文字较为古老,故称为“古文”。
古文尚书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古文尚书的拼音读音是:gǔ wén shàng shū。
古文尚书是《史通·内篇·自叙第三十六》的第5句。
古文尚书的上半句是:便受。
古文尚书的下半句是:每苦其辞艰琐。
古文尚书的全句是: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