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占龙头第一名,先生元是监诸生。
楼船近向淮南发,驿骑虚从颍上迎。
宣室几年无贾谊,諌垣今日有阳城。
同寅更得同年者,同振斯文答圣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曾占龙头第一名,先生元是监诸生。
楼船近向淮南发,驿骑虚从颍上迎。
宣室几年无贾谊,諌垣今日有阳城。
同寅更得同年者,同振斯文答圣明。
成廷圭是一位元代诗人,他创作了《送李子威赴国子监时康鲁瞻亦除监司业》这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好友李子威去国子监任职时所写,同时期另一位名叫康鲁瞻的官员也在此时被任命为监司业。
成廷圭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他对李子威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职业道路的美好祝愿。诗中的“曾占龙头第一名,先生元是监诸生”表达了对李子威过去成绩的赞赏和对他作为监生的期待。“楼船近向淮南发,驿骑虚从颍上迎”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暗示着李子威即将启程前往一个重要的任务,而康鲁瞻也在同时间被任命为监司业,可能意味着两人将共同面对新的挑战。
整首诗不仅充满了诗意,还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它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教育和官员选拔制度的关心与期望。通过这样的诗歌表达,成廷圭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通过对成廷圭《送李子威赴国子监时康鲁瞻亦除监司业》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一次关于友情、责任与未来的深刻探讨。成廷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