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轩为罗氏赋

太行山上思亲日,句曲峰前写兴时。
千古风流无处觅,一般意味少人知。
归来远道何堪赠,老去闲心只自怡。
怅望碧天还欲暮,令人空拟惠休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云轩为罗氏赋》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一首著名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成廷圭,号原常、元章,字礼执,又字元章,生于元朝芜城。他是位好读书,工诗的书画家和诗人。他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年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2. 诗词原文与译文:这首诗的全文如下:“太行山上思亲日,句曲峰前写兴时。千古风流无处觅,一般意味少人知。归来远道何堪赠,老去閒心只自怡。怅望碧天还欲暮,令人空拟惠休诗。”其中“太行”、“句曲”均指地名,分别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太行山脉和江苏省句容县的句曲山。
  3. 作品赏析: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的“太行山”、“句曲山”等自然景观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创作背景:此诗作完成于元末明初之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之间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因此,他借景抒情,通过对家乡山川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对于家国情怀的忧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格外突出,也使得此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5. 写作手法:在这首诗里,成廷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读来回味无穷。例如,“千古风流无处觅,一般意味少人知”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感叹,更有一种哲理上的反思和启示,使人深思。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智慧的结晶。
  6. 历史评价:成廷圭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后世许多诗人和学者的高度赞誉。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其《渔洋诗集》中就曾称赞这首诗为“千古绝唱”,认为其“风韵翩翩,神采飞动”,“可继苏黄而北”。现代学者则更多地从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为其语言优美,构思巧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白云轩为罗氏赋》不仅是成廷圭个人的杰作,更是元代诗歌宝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