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避地吴门九日感怀

行年七十犹为客,何处江湖着老夫。
黑发空存数茎在,黄花也笑一钱无。
家徒活计如鸠拙,病起形容似鹤癯。
独把茱萸仍独酌,酒酣不用阿孙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戌年避地吴门九日感怀》是元代成廷圭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将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成廷圭(字原常、元章、礼执),元代诗人。出生于元芜城,字号有居竹轩等。他好读书且工于诗作,奉母亲之命居于市廛之中,其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均体现出一种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 文学成就:成廷圭的一生虽然遭遇战乱,但他的文学作品仍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戊戌年避地吴门九日感怀》是一首表达作者晚年流离失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作。其中“湖上春来数往还,乱中宁放老夫闲”一句,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期仍保持闲适心态的画面。
  • 诗句解析:此句中的“湖上”,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或者是他心中理想的栖居之地。“春来数往还”表明在春天到来之际,作者仍有外出游玩的习惯。而“乱中宁放老夫闲”则体现了作者在纷扰之中依旧保持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及对未来的憧憬。
  1. 作品影响
  • 历史影响:作为元代的著名诗人,成廷圭的作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成为了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 文学地位:成廷圭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创新和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其成为研究元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戊戌年避地吴门九日感怀》是元代成廷圭的代表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元代诗歌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