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松江徐君瑞柳堂

稚柳一岁高于母,濯濯风流健似人。
九烈效灵连送客,三眠扶起并留春。
状如车盖生来异,色比宫袍染更新。
入对长杨应未晚,马前飞絮扑香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松江徐君瑞柳堂》是一首由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及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寄题松江徐君瑞柳堂》原文如下:
    稚柳一岁高于母,濯濯风流健似人。九烈效灵连送客,三眠扶起并留春。状如车盖生来异,色比宫袍染更新。入对长杨应未晚,马前飞絮扑香尘。

  2. 作者介绍:成廷圭,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元代芜城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尤其擅长作诗。在动荡的岁月中,他选择隐居于市廛之中,并以种植竹子作为其居所,命名为“居竹轩”。成廷圭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3. 诗歌解析

  • 意象生动:诗中的“稚柳”被比作母亲的呵护,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成长的力量。“九烈效灵”则可能暗指历史上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或事件,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 情感丰富:诗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嫩芽生长迅速,如同母亲般呵护着幼小的生命;而“三眠扶起”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活力,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像扶起疲惫的行人一样关爱自然与生命。

《寄题松江徐君瑞柳堂》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充满生活哲理与自然美学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