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九月黄河水,平陆鱼龙吹浪起。
飞霜萧萧鸿雁来,禾黍漂流桑枣死。
大风怒号扬飞尘,白昼剽掠如无人。
官军不诛海东贼,县吏乃杀西村民。
夜闻羽书起丁力,老稚嗷嗷向谁泣。
我当六十将奈何,扶杖淮南望淮北。
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是元代成廷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黄河水患发生时对人民遭遇的同情和对战争与灾难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介绍:成廷圭,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元朝芜城人。他是一位好读书、工于诗的文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成廷圭在乱世中避地吴中,晚年七十余岁,卒年不详。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都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原文:
中原九月黄河水,平陆鱼龙吹浪起。 飞霜萧萧鸿雁来,禾黍漂流桑枣死。 大风怒号扬飞尘,白昼剽掠如无人。 夜闻羽书起丁力,老稚嗷嗷向谁泣。 我当六十将奈何,扶杖淮南望淮北。诗歌鉴赏:《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以黄河泛滥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图景。诗句中的“风怒号”、“剽掠如无人”等描述,生动传达了战争带给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心灵的创伤。成廷圭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世沧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元末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成廷圭在这段动荡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大变革,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作《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记录,也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通过诗歌的形式,成廷圭试图唤起人们对于和平与稳定的重视,反映了他深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灾害和人民苦难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时代特色和深邃哲理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还展示了一位文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