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
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仿佛,三生会何日风流。
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
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仿佛,三生会何日风流。
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送诗僧立平山住图山》是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诗僧立平的友谊,以及他们共赴山居的旅途情景。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和特色进行详细解析:
诗歌原文:
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
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彷佛,三生会何日风流。
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作者简介:
成廷圭(约1286年-1359年),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号居竹轩主人,芜城(今江苏南通)人。他是一位好读书、工于诗词的学者。在战乱时期,他选择避地吴中,晚年时享年七十余岁。他的《居竹轩集》记录了他一生的生活和创作。
诗句解析:
《送诗僧立平山住图山》不仅是成廷圭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的写照,也是其诗歌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