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山老禅

风流老禅思不羁,悠然邂逅川水湄。
谩笑支郎爱神骏,素闻玄度能工诗。
天关九重守虎豹,江海万倾生蛟螭。
枣大如瓜信可食,何时径往寻安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云山老禅》是元代诗人朱希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朱希晦的相关背景:

  1. 诗人朱希晦:朱希晦为顺帝至正末年的温州乐清人,他不仅以诗歌创作著称,在元明之际的文学活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曾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等人吟咏于雁山中,共同被称为“雁山三老”。
  2. 作品原文:朱希晦的《别云山老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呈现,诗中的风流老禅形象不羁,悠然地在川水湄畔邂逅。诗人对支郎的爱好神骏和玄度的工诗才能进行了漫笑的评论。诗中还提及了天关九重守虎豹,江海万倾生蛟螭等景象,以及枣大如瓜信可食,何时径往寻安期等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3. 主题思想:朱希晦通过《别云山老禅》展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4. 艺术风格:作为元代的诗词,《别云山老禅》的语言精炼而不失豪放,意境深远而具有哲理性。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5. 文化意义:《别云山老禅》不仅是朱希晦个人生活哲学的体现,也是元代社会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别云山老禅》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朱希晦一生思想、情感和理想的抒发。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朱希晦对自然的热爱,更深刻揭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