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沸图存仅十年,平生忠义在安边。
英雄不学万人敌,方寸长悬尺五天。
宣布曾分南国政,贤劳敢咏北山篇。
真心独有松堪比,臣节惟应老更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鼎沸图存仅十年,平生忠义在安边。
英雄不学万人敌,方寸长悬尺五天。
宣布曾分南国政,贤劳敢咏北山篇。
真心独有松堪比,臣节惟应老更坚。
洪武三年朝京师转授山东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解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任命和职务变动的感慨之情。
解缙(1369-1413),字伯玉,号西园居士,江西吉安人。他是明代开国功臣之一,曾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等职。解缙以其博学多才、才华横溢而闻名于世,其诗作在明代文坛上有着极高的声誉。然而,由于他的直率性格和直言不讳,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
在这首诗中,解缙以“洪武三年”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朝廷任命和职务变动的感慨之情。诗中写道:“洪武三年朝京师,转授山东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有感而作”。这一句描绘了解缙在洪武三年(1368年)被朝廷任命为山东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的情景。
解缙在这首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朝廷任命和职务变动的感慨之情。他认为朝廷的任命和职务变动是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信任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对地方官员的关心和关怀。同时,解缙也表达了他对朝廷任命和职务变动的无奈和困惑,因为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权力的转移和利益的纷争。
解缙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