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鲁瞻海岸冬日晚归

白塔高标射紫霞,乌栖宫树客投家。
烧香人拜弯弓月,穿市儿携剪彩花。
苜蓿地眠朝退马,蒲桃园隔宴回车。
人生要纵长安眼,何事能容便面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赵鲁瞻海岸冬日晚归”是一首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日傍晚返回家乡时的情景。这首诗通过对景抒情,细腻描绘了晚归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宋褧(约公元963年—公元1020年),字显父,自号东篱,又号圭峰老人,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黄公绍、杨载等有“元初四大家”之称,其诗多反映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2. 诗歌原文
    白塔高标射紫霞,乌栖宫树客投家。
    烧香人拜弯弓月,穿市儿携剪彩花。
    苜蓿地眠朝退马,蒲桃园隔宴回车。

  3. 诗意解读:首联“白塔高标射紫霞,乌栖宫树客投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海岸景象。白塔如箭尖般直入云霄,与天际相接,紫色的霞光从塔尖射出,形成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远处的宫殿树木掩映,仿佛是客人即将回归的家。这一联通过对比与衬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意境。

颔联“烧香人拜弯弓月,穿市儿携剪彩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海边市集的热闹景象。烧香的人们弯腰行礼,手持弯弓对着明亮的月亮致敬;孩子们穿梭于市井之间,手中提着五彩缤纷的花饰,为冬日的寒风增添了几分暖意。这一联通过动态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集市之中。

颈联“苜蓿地眠朝退马,蒲桃园隔宴回车。”则是对主人公归途的描绘。在苜蓿地中休息,听着马蹄声渐渐远去;而在蒲桃园的宴会上,随着宴会的结束,车辆缓缓地驶离了那里。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展现了主人公在忙碌一天之后的放松与满足。

尾联“苜蓿地眠朝退马,蒲桃园隔宴回车。”则是对主人公心境的抒发。在这片广阔的草地上安睡,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宴会结束后的车队逐渐离去,象征着繁忙生活的结束与宁静生活的回归。这一联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景色描写,更通过深刻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平淡之美的感悟。

《和赵鲁瞻海岸冬日晚归》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文精神。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与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