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夜泊忆诚夫兵曹兄

悠悠旌旆驻郊亭,车马东门劳送行。
衔命但知谈笑乐,趣装方动别离情。
千山万山风月恨,十家五家砧杵声。
惆怅粉闱人下马,碧窗谁与对书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浦夜泊忆诚夫兵曹兄》是元代诗人宋褧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这首诗的作者、内容与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宋褧,字显夫,元大都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曾任秘书监。
  • 文学成就:宋褧在元朝时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1. 内容概述
  • 诗句原文:悠悠旌旆驻郊亭,车马东门劳送行。衔命但知谈笑乐,趣装方动别离情。千山万山风月恨,十家五家砧杵声。
  • 诗意解析:首句“悠悠旌旆驻郊亭”,描绘了军队驻扎在郊外亭子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接着,“车马东门劳送行”写出了送别时的忙碌场景。“衔命但知谈笑乐,趣装方动别离情”,反映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欢笑也有哀愁。最后两句则是通过描写千山万山的风月之恨和十家五家的砧杵之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景象。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如“旌旆”、“车马”、“东门”、“千山万山”、“风月”、“砧杵”,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离别和思念的场景。
  • 情感深沉:虽然诗歌表面上看似轻松,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深沉而复杂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场景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宋褧的《秋浦夜泊忆诚夫兵曹兄》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敏锐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