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剑州任倅

爱君畴昔赋远游,志如鹏鹗横霜秋。
抱才应辟到滇海,挟策赴调趋皇州。
蜀山秦树有德色,猿声鸟道无羁愁。
里中同舍不俶傥,坐守尘编空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剑州任倅》是元代诗人宋褧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宋褧(1290年-1342年),字显夫,元大都人,是宋本的弟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曾任秘书监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最后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的身份去世。他的诗歌作品如《燕石集》等深受后人推崇。
  1. 诗歌原文
    爱君畴昔赋远游,
    志如鹏鹗横霜秋。
    抱才应辟到滇海,
    挟策赴调趋皇州。
    蜀山秦树有德色,
    猿声鸟道无羁愁。
    里中同舍不俶傥,
    坐守尘编空白头。

  2. 诗歌解析

  • 爱君畴昔赋远游:这里的“爱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而“畴昔赋远游”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曾经一起远离家乡,追求理想的往事。这两句诗不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壮志豪情。
  • 志如鹏鹗横霜秋:这里的“志如鹏鹗”象征着诗人高远的志向,如同翱翔天际的大鹏或秋天的雄鹰,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远大的志向。而“横霜秋”则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态度。
  • 抱才应辟到滇海:这里的“抱才”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而“应辟到滇海”则意味着诗人渴望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去到边疆之地建功立业。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意愿。
  • 挟策赴调趋皇州:这里的“挟策”指的是携带着自己的才能和策略,而“赴调趋皇州”则表示诗人愿意为了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 蜀山秦树有德色,猿声鸟道无羁愁:这句诗中的“蜀山秦树”象征着诗人所在的地理环境,而“有德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修养和品德。同时,“猿声鸟道无羁愁”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由和宁静,尽管面临困境,但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 里中同舍不俶傥,坐守尘编空白头:这里的“里中同舍”指的是诗人在故乡的朋友或同僚,而“不俶傥”则表示他们对世俗名利的态度和追求。然而,“坐守尘编空白头”则意味着诗人虽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只能空怀壮志而无法施展。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回忆的怀念,更是对自身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展示,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褧的人格魅力和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