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
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
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宋褧,字显夫,号水曹。他是一位有成就的元代诗人,其诗作在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鼓励下得到传播和推崇。他的诗歌创作风格豪放而不失细腻,能够深刻地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以及社会现实的感悟。

  2. 诗歌原文

  • 开头两句:“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这里描绘了一幅穿着朴素但不失华贵的使者形象,象征着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皇帝的青睐与赏识。
  • 中间两句:“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此句展现了诗人作为朝廷使者传递神圣话语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政治或宗教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 结尾两句:“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表达了一种哲理,即面对困难时采取常规策略往往无效,只有像三山那样深邃且不张扬,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1. 诗中意象
  • “毳帽”象征简朴与坚韧:象征着诗人不畏艰苦的生活态度和坚持理想的决心。
  • “貂裘”则代表了尊贵与权威:反映出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所承载的责任与荣耀。
  • “素绮裳”可能隐喻诗人的朴素无华或淡泊名利: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物质财富的性格特征。
  • “御封香”可能寓意着皇帝的青睐或圣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和信任。
  • “朝端使者”和“海上神君”:不仅指涉到具体的人物和角色,更象征着诗人在朝廷和民间的影响力及地位。
  • “万弩射潮”与“三山湛影”:前者暗喻用常规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后者则象征着深远且不易察觉的智慧和影响力。
  1.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诗中的“海上神君见火光”使用了神话中的海洋神灵形象来象征某种力量或影响。这种运用传统神话元素的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色彩,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性和深度。
  • 对仗工整:诗中的句子通过对仗,如“明时远致御封香”与“朝端使者传天语”,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语言技巧和严谨的构思过程。
  • 情景交融:“朝端使者”和“海上神君”的形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与宗教领域的双重身份和影响力。
  1. 历史意义
  • 文化交流:《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作为一首反映元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诗歌,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宗教与社会环境。
  • 文学价值:宋褧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不仅是宋代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研究元代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及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体会到宋褧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