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
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
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
【译文】
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
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
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
【注释】
- 毳帽(cuì mào):用粗毛皮制成的帽子,用以抵御风寒。
- 貂裘:用貂皮做成的皮衣。
- 素绮裳:白色的丝织品做的衣服,指礼服。
- 明时:清明的政治时期,这里借指朝廷。
- 御封香:皇帝赐予的香料。
- 天语:皇帝的话,这里借指朝廷的命令。
- 万弩射潮:用万张箭射出潮水。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山。
- 湛(zhàn)影:形容水色深黑而明亮。
- 灵来:神仙到来。
- 忧勤念:忧虑和勤劳的心愿。
- 汉武皇:即汉武帝刘彻,汉朝第七位皇帝,他曾多次到海上求仙,但最终没有成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
首联“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描绘了诚夫大监兄的形象和身份,他的装扮简朴,但他的身份尊贵,能够代表朝廷去祭祀海神。这里的“明时”暗示了当时的政治清明,而他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也体现了他的能力。
颔联“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的过程。朝廷使者传达着皇帝的话语,而海上的神君则以火光的形式出现,象征着他们的神圣和威严。这里的“使者”和“神君”都是古代对于官员和神仙的称呼,分别代表了朝廷和神灵的力量。
颈联“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效果的期待。虽然有万张箭射向潮水,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三座神山在海水中的倒影则象征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这里的“万弩射潮”和“三山湛影”都是夸张的表达方式,用来突出祭祀的重要性和效果。
尾联“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则是对诚夫大监兄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带来吉祥和好运,而不是寻求神仙的帮助。这里的“求仙”和“汉武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求仙故事,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和过程,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祭祀的重视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