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瓮城野樱桃,隈隅弄日晴树高。
游人来往不能折,烂醉来时玩碧梢。
【注释】
(1)瓮城:古代城池中的一种防御设施。用土筑成圆顶的圆形或方形的小墙,四周开有门洞,用以加强防守。野樱桃:即野樱桃树。
(2)隈隅:角落。弄日晴树高:阳光明媚时树影斜斜地映在地面上。
(3)游人:游客。不能折:不能随意折断。
(4)烂醉来时玩碧梢:喝醉了酒时欣赏碧绿的枝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延祐七年(1320),诗人任杭州路儒学提举时。作者当时已年过半百,对生活有着更深的体验和感悟。全诗通过对春日里野樱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首句中的“旧时”二字表明,作者并非首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而这种景色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他每每想起都倍感亲切。第二句中的“隈隅”二字,既写出了阳光照射的角度,又表达了阳光给树木带来的光影效果,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第三句中的“不能折”三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对于这棵野樱桃树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中的“烂醉来时玩碧梢”,更是将诗人与这棵樱桃树融为一体,共同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