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

向来按部指秋期,子月登车我独迟。
双塔道傍观俗处,百泉庄上恤灾时。
烟昏导骑摇箶簶,灯暗痴童下扊扅。
不听讴歌听愁叹,何心工和壁间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时节,作者独自一人在官署中履行职责,他路过双塔道旁,观察民间风俗,又在百泉庄上关心百姓疾苦,体现了官员体察民情的责任感。

宋褧,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郎,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他的《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反映了他在任期间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担当。诗中“向来按部指秋期,子月登车我独迟。双塔道傍观俗处,百泉庄上恤灾时”描绘了他独自出行的情景,以及在双塔道旁观察民间风俗、百泉庄上关心百姓疾苦的经历。

宋褧的《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情怀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记录,也是对宋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对于理解元代文化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