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上丞相出自《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副上丞相的作者是:刘知几。
副上丞相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副上丞相的释义是:副上丞相:指辅佐皇帝的最高级官员,即副宰相。
副上丞相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副上丞相的拼音读音是:fù shàng chéng xiāng。
副上丞相是《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的第128句。
副上丞相的上半句是:先上太史。
副上丞相的下半句是:后汉公卿所撰。
副上丞相的全句是:前汉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后汉公卿所撰,始集公府,乃上兰台。

前汉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后汉公卿所撰,始集公府,乃上兰台。 的上一句是:静言思之,其不可有五故也。何者?古之国史,皆出自一家,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诸名山。未闻藉以众功,方云绝笔。唯后汉东观,大集群儒,著述无主,条章靡立。由是伯度讥其不实,公理以为可焚,张、蔡二子纠之于当代,傅、范两家嗤之于后叶。今者史司取士,有倍东京。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其不可一也。 。
前汉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后汉公卿所撰,始集公府,乃上兰台。 的下一句是:由是史官所修,载事为博。爰自近古,此道不行。史官编录,唯自询采,而左、右二史阙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状。求风俗于州郡,视听不该;讨沿革于台阁,簿籍难见。虽使尼父再出,犹且成于管窥;况仆限以中才,安能遂其博物! 。
包含副上丞相这句的作品内容:
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后,大驾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于时小人道长,纲纪日坏,仕于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