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同刍狗出自《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弃同刍狗的作者是:刘知几。
弃同刍狗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弃同刍狗的释义是:弃同刍狗,意指抛弃与自己相同的人,如同对待祭祀时的草扎狗,即不重视、不尊重。这里的“同”指的是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刍狗”则是指古代祭祀时用来祭神的小狗,用后即丢弃。这句诗用来比喻对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不重视。
弃同刍狗是唐代诗人刘知几的作品,风格是:文。
弃同刍狗的拼音读音是:qì tóng chú gǒu。
弃同刍狗是《史通·外篇·忤时第十三》的第307句。
弃同刍狗的上半句是:遂使官若土牛。
弃同刍狗的下半句是:逮銮舆西幸。
弃同刍狗的全句是:必谓诸贤载削非其所长,以仆鎗鎗铰铰,故推为首最。就如斯理,亦有其说。何者?仆少小从仕,早蹑通班。当皇上初临万邦,未亲庶务,而以守兹介直,不附奸回,遂使官若土牛,弃同刍狗。逮銮舆西幸,百寮毕从,自惟官曹务简,求以留后。居台常谓朝廷不知,国家于我已矣。岂谓一旦忽承恩旨,州司临门,使者结辙。既而驱驷马入函关,排千门谒天子。引贾生于宣室,虽叹其才;召季布于河东,反增其愧。明公既位居端揆,望重台衡,飞沉属其顾盼,荣辱由其俯仰。曾不上祈宸极,申之以宠光;佥议搢绅,縻我以好爵。其相见也,直云“史笔阙书,为日已久;石渠扫第,思子为劳。”今之仰追,唯此而已。
必谓诸贤载削非其所长,以仆鎗鎗铰铰,故推为首最。就如斯理,亦有其说。何者?仆少小从仕,早蹑通班。当皇上初临万邦,未亲庶务,而以守兹介直,不附奸回,遂使官若土牛,弃同刍狗。逮銮舆西幸,百寮毕从,自惟官曹务简,求以留后。居台常谓朝廷不知,国家于我已矣。岂谓一旦忽承恩旨,州司临门,使者结辙。既而驱驷马入函关,排千门谒天子。引贾生于宣室,虽叹其才;召季布于河东,反增其愧。明公既位居端揆,望重台衡,飞沉属其顾盼,荣辱由其俯仰。曾不上祈宸极,申之以宠光;佥议搢绅,縻我以好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