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旌棨将军第,今联孔子堂。
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
义训三迁旧,家声五桂香。
城南天咫尺,驻屐许相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是元代诗人吴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将军府邸与孔子庙堂相邻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家乡的眷恋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的作者是吴当,他是元代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当自幼以颖悟笃实著称,在长成后精通经史百家言,曾从其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后随吴澄学习,最终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参与修辽金宋三史。此外,吴当还担任过江西肃政廉访使,参与了镇压农民军的工作。

  2. 诗作原文及赏析:《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中描述了旌棨将军第与孔子堂相邻的景象,通过这样的场景映射出诗人对于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其中“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座庄严的孔庙与一位显赫将军府邸相邻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礼仪和家风的重视。

  3. 作品背景:吴当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江南兵起期间,他曾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并招募民兵参与镇压农民军。然而,他并未被陈友谅所接受,反而被拘禁了一年。这段经历让吴当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学术成就。因此,他在晚年选择隐居庐陵吉水,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

  4.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展现了吴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全诗用词精准,句式工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着深沉的情感。例如,“义训三迁旧,家声五桂香”不仅描绘了家族的荣耀也反映了社会对读书人的尊重。

  5. 社会影响:吴当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而深刻,而且在语言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在现代,吴当的诗歌同样受到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研究。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对传统文化敬仰的诗歌,同时也展示了元代诗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坚守和精神追求。吴当的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