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秀亭亭,缥缈风雨会。
湖光纳空翠,元气蓄冥昧。
云来泰山颠,日出方丈外。
孤根奠地轴,万木动天籁。
危攀望不极,高致君应最。
使节无滞留,都人仰旌旆。
送李伯微山东廉使赋华不注峰
介绍
《送李伯微山东廉使赋华不注峰》是一首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李伯微饯行时所作,表达了李白对李伯微的深情厚谊及对自己即将离任的无奈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赏析:
送李卿之广陵乘驿,别于瓜步山津,怀古赠别也。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诗词原文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月,怀君思故乡。
赏析
首联:“江城如画里” —— 开篇就描绘出江城的美景。这里的“江城”指的是扬州,而“如画里”则形容其美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
颔联:“山晚望晴空” —— 通过“山晚”这一时间点,将读者的视角拉回现实中,同时“望晴空”则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这里的“晴空”象征着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
颈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这是对扬州自然景观的高度概括。扬州的运河和长江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两座桥梁横跨在运河之上,仿佛彩虹一样美丽。这里不仅描绘了扬州的山水之美,还展现了扬州独特的建筑风格。
尾联:“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扬州的宁静与和谐。“人烟”指代的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寒橘柚”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秋色老梧桐”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扬州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一般。
末联:“谁念北楼月,怀君思故乡。” ——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诗人用“北楼月”象征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谁念”可以理解为“还有谁会去想念呢?”这样的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同时,这种思念也体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李白在《送李卿之广陵乘驿,别于瓜步山津,怀古赠别也》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的高超艺术技巧,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