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绎山,绵绵其麓。
爰有君子,乐尔贞卜。
有倬斯亭,荫此嘉木。
悠悠永歌,衍衍春服。
致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致亭诗》是元朝诗人吴当的作品,一首四言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致亭诗》的作者吴当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元代诗人,字伯尚,是吴澄的孙子。他从小以颖悟笃实著称,长大后精通经史百家言。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京师取得了成就,因此吴当在他们的学术氛围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吴当不仅学识渊博,还曾担任过国子助教和翰林直学士等重要职务。
- 诗歌原文:《致亭诗·其一》是这首诗的经典之作,其原文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内心的平和。以下是部分诗句及其翻译:
- 瞻彼绎山,绵绵其麓。
- 爰有君子,乐尔贞卜。
- 有倬斯亭,荫此嘉木。
- 悠悠永歌,衍衍春服。
- 作品赏析:吴当通过《致亭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瞻彼绎山,绵绵其麓”,描绘了绎山延绵不绝的景象,象征着连绵不断的生命力和希望。而“有倬斯亭,荫此嘉木”则表达了对亭子的赞赏以及对生长于此的树木的喜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 写作背景:《致亭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元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元朝作为一个多元且开放的时代,文人士大夫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吴当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士子,他的作品中自然也少不了对美好事物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 文化影响:《致亭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吴当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体现了元代社会的审美趋向和文化特征。这首诗的流传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思考。
《致亭诗》不仅是吴当个人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