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珠闻自宫掖来,长竿宝碗手中回。日光正高竿影直,风力旋空珠势侧。
当时想像鼻生葱,宛转向额栽芙蓉。箸头交箸忽神骇,矛叶舞矛忧技穷。
昔人因戏存戒惧,后人忘戒但戏豫。汉朝索撞险还愁,晋世杯盘危不寤。
徘徘徊徊夺目睛,攲攲倾倾献玉璎。滑涎器从龙堂出,辉𤐰命与鬼骨争。
君不见王家大娘材艺绝,勤政楼前戴竿折。市人欢笑便喧城,惊动金吾白梃声。
碗珠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碗珠伎》是元代诗人吴莱创作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碗中珠子的形象和动态为主要内容。下面对《碗珠伎》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碗珠伎》的作者是吴莱,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婺州浦江(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吴莱是一位博极群书的学者,曾中进士未第,退居深袅山中,从事文学创作并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等多部学术著作。
原文节选:《碗珠伎·碗珠闻自宫掖来》是《碗珠伎》中的一节,描述了碗中珠子在日光照射下的影子和风力作用下的变化。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碗中珠子的美丽及其背后的寓意。
艺术特色:吴莱在《碗珠伎》中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的美感和意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
文化意义:作为元代的作品,《碗珠伎》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元代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碗珠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元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