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稠大山趋古原,古寺突兀倚山根。
小溪前流未及渡,白塔岌起高蹲蹲。
傅公故宅奉香火,厦屋万间周四垣。
梁朝到今数百载,兜率说法天中尊。
世曾出世役妻子,家或渔扈随犁犍。
道冠儒履忽一变,胡膜梵呗争骏奔。
萧衍老公坐玉殿,舍身建刹开祇园。
花幡乱飞欲满席,拍板歌唱闻槌门。
云光灵异竟何有,仉䏿怪神宁复言。
藕丝袈裟上所赐,奇锦照耀扶桑暾。
龙宫四万八千卷,宝藏一转百鬼掀。
贝多遗文白氎像,经律论疏洪其源。
黄罗绣褥裹顶骨,舍利五色摩尼燉。
一牛眠云已化石,双鹤覆雨仍轩鶱。
劫风吹地日渐坏,楼阁树林无半存。
青梼并耸碧宇上,落叶散到人家村。
浮屠仁祠始自汉,文罽华盖何翻翻。
梁时佞佛特太甚,宗祀断血徒饔飧。
父兄子弟且学佛,绝灭恩爱生雠冤。
台城矗天或死守,虏骑乘衅真游魂。
幸灾乐祸却圜视,入室操戈恣啮吞。
蜡鹅厌埋冢难远,乌幔囚辱兵氛昏。
人夭小果岂不有,宇宙缺■畴能藩。
一朝佛出救不得,沧海搅作黄河浑。
傅公家居自天属,时复耕耨不惮烦。
朝廷聪明愿不及,塔庙涌出如云屯。
长干空迎佛爪发,满国欲饱民膏腱。
群僧无功并仰食,我佛独不忧黎元。
惜哉后王永不寤,前后丧乱同一辕。
后民皈向复未已,拱手礼跪骈肩跟。
咒口波澜岂祝蟒,禅心寂默犹拘猿。
终然百欺几一遇,世俗琐琐吾何论。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是一首描绘佛教故事的诗歌,出自唐朝僧人慧然所著的《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经》一书。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故事中的傅大士顶相舍利和耕具故物,展现了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这首诗以双林寺为背景,描绘了寺庙内的佛教场景。双林寺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诗中通过对寺庙内佛像、塔楼等建筑的描写,展示了古代寺庙的宏伟壮观和佛教文化的繁荣。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观瞻傅大士顶相舍利的活动,傅大士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形象,顶相舍利则是他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神圣性。
诗中还提到了耕具故物,这是指一些曾经用于耕作的农具。这些农具在古代被视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与农业息息相关。诗中通过描述这些农具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佛教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观瞻傅大士顶相舍利的信徒们,他们虔诚地参拜佛像、祈祷平安,体现了佛教信仰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这首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和社会风貌,也展示了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通过描绘佛教场景和信仰活动,诗中传达出佛教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