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天目

瓶锡乱峰西,藤萝昼掩扉。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沉磬,禅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还天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无的作品。全诗如下:瓶锡乱峰西,藤罗尽掩扉。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梵寂风学声,祥深雪到衣。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宋无用他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圣地——青山寺。他以瓶锡乱峰西为引子,描述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藤萝、山石与僧人构成了一副和谐的画面,使人仿佛能看见那隐藏在翠微山中的古老寺庙。

宋无又把笔触转向了僧人的归途,描绘了他们向云雾缭绕的天边飞去的情景。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梵寂静,风声沉,磬音深,雪衣寒。”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寺院生活图景。

宋无并没有让读者停留在对美景的欣赏上,而是通过“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这样的句子,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意境让人不禁思考,是否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能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青山绿水”,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送僧还天目》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无高超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更在其中获得了心灵的洗礼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