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捣药声,知有幽人家。
相寻却无路,又隔一溪花。
访山中隐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山中隐者》是中唐时期著名诗僧贾岛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贾岛是一位以“推敲”两字而闻名的苦吟诗人。他不仅在用字方面下功夫,而且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问答体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隐者的寻访过程和内心的感受。诗中省略了主语“我”,直接从问“童子”出发,展现了隐者外出的情景,而“隐者”外出的目的则是因为“采药去”。这种巧妙的省略和省略后的对话,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入思考后的简洁表达方式。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通过这简短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环境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诗中的小路、山崖、青翠的山壁和寒云缭绕的山泉危石等细节描写,都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使得隐居在这里的人的形象更加鲜明。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宋无的《访山中隐者》也表达了相似的意境。这首小诗前两句写“访”,诗说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处。诗中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如寒云、危石等,营造出一种高蹈绝尘的氛围。这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现人物心境的创作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境营造技巧。
《访山中隐者》不仅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