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寄金陵冯寿之

忆昔江东日,离居托孟邻。
儒家见君好,谈席偶情亲。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
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大雅》今重睹,奇才岂易伦。
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
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
巨流思待济,吾道诎当伸。
落魄伤迟迈,依栖笑隐沦。
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恋紫莼。
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滨。
故宅闲多草,空船独采蘋。
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
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犹秦。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
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有兴须相觅,无聊漫自呻。
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囷。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
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旧寄金陵冯寿之》是宋末元初诗人宋无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对该诗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进行详细探讨:

  1. 诗歌原文
  • 忆昔江东日,离居托孟邻。
  • 儒家见君好,谈席偶情亲。
  •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
  • 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 《大雅》今重睹,奇才岂易伦。
  • 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 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
  • 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
  •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
  • 巨流思待济,吾道诎当伸。
  • 落魄伤迟迈,依栖笑隐沦。
  • 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 伏枕思霜橘,归溪恋紫莼。
  • 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
  • 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犹秦。
  •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
  • 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 有兴须相觅,无聊漫自呻。
  • 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囷。
  •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
  • 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在金陵的重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岁月变迁中的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
  • 艺术手法: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骊珠”、“琼树”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唤起读者的想象。同时,诗歌的结构严谨,语言精炼,体现了宋无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艺术功底。
  • 情感表达:诗歌中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金陵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该诗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感。
  • 文人交流:诗中提到“谈席偶情亲”,表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频繁,这种交流不仅是知识上的分享,更是情感上的交融。文人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 文学风格:宋无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写景抒情为主,语言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无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他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宋无擅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来营造诗意的氛围,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忆旧寄金陵冯寿之》中,诗人通过对金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古朴而幽深的意境。
  • 语言运用:宋无在诗歌中使用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古典诗词的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种语言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欣赏。
  • 韵律和谐:在这首诗中,宋无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声调的变换,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呈现出流畅和谐的音韵美感。这种韵律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让读者更容易进入诗意的境界。
  1. 文学影响
  • 后世评价:宋无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后人视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在文学史上,宋无的作品被视为经典,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传承发展:宋无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例如,日本、韩国等地的学者对宋无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翻译,使得中国诗歌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忆旧寄金陵冯寿之》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元代文人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