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司业

春夏华荣变衰歇,颓飙刮肌山露骨。
骚人望秋悲泬寥,忽见小春梅蕊发。
顿然喜气排寒冬,不管天令严鈇钺。
古来蹈道如蹈水,与汩与齐偕出没。
坐中白昼对羲皇,门外黄埃自城阙。
只怜郭璞注虫鱼,或误蔡谟啖蜞𧑅。
争似冥冥云翼远,静看滑滑霜蹄蹶。
公桑十亩迩洙泗,我菊一区连楚越。
悬知真乐在曲肱,到处扁舟堪散发。
我能振袂从公游,分我南溪半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杨司业》是元朝著名文学家吴澄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吴澄,字幼清,号草庐先生,是元朝抚州崇仁人。吴澄幼时颖悟,后成为博通经传的学者。他不仅在宋代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曾回到家乡从事学术研究。元世祖时期,吴澄被程钜夫推荐至京师,后因病归隐。成宗大德末年,他被任命为江西儒学副提举,因健康原因辞去职务。武宗即位后,吴澄被召为国子监丞,后来升任司业,再迁翰林学士。

  2.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春夏华荣变衰歇,颓飙刮肌山露骨。骚人望秋悲泬寥,忽见小春梅蕊发。”
  • 赏析:此诗首句描写了春天的华丽景象逐渐消逝,接着以“颓飙刮肌山露骨”描绘了秋季带来的凄凉感伤。“骚人望秋悲泬寥”,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怀念和哀怨之情。
  1. 诗歌背景与创作意图
  • 背景:《次韵杨司业》创作于元朝时期,此时吴澄已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文人。
  • 创作意图:吴澄通过这首《次韵杨司业》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

吴澄的《次韵杨司业》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还可以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