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寄谢国芳

西池草,和梦泛晴晖。几度见春归。寒沙盟冷鸥先觉,秋江影落雁初飞。故园荒,征路远,信音稀。
笑逆旅、光阴忙似瞥。更好染、髭须何用镊。惊夜杵、捣寒衣。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早归来,新酒熟,菊成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最高楼·寄谢国芳》是元代诗人吴景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吴景奎,字文可,婺州兰溪(今属浙江金华)人。他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诗风接近唐代诗人的风格。
  • 吴景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在浙东宪府任职,后决定不再追求仕途。他的作品深受同乡黄潘、宋濂等人的赏识,并在文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词原文:
西池草,和梦泛晴晖。  
几度见春归。  
寒沙盟冷鸥先觉,秋江影落雁初飞。  
故园荒,征路远,信音稀。  
笑逆旅、光阴忙似瞥。  
更好染、髭须何用镊。  
惊夜杵,捣寒衣。  
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  
早归来,新酒熟,菊成围。  
  1. 诗词内容
  • 首句“西池草”,描绘了一幅清晨在西池边散步的画面,与梦中泛舟晴晖相呼应。
  • “几度见春归”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多次离去的感慨。
  • “寒沙盟冷鸥先觉”和“秋江影落雁初飞”则通过自然景物来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
  • “故园荒,征路远,信音稀”反映了作者在外流浪的生活状态和对家的深深怀念。
  • “笑逆旅光阴忙似瞥”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
  • “更好染、髭须何用镊。惊夜杵,捣寒衣”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 “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寄托和期盼。
  • “早归来,新酒熟,菊成围”表达了作者对团聚时刻的期待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1. 作品鉴赏
  • 该词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故乡思念的情感。
  • 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而含蓄。
  • 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既有唐人的风骨,又融入了元曲的特色。
  • 词中的意象丰富,如“西池草”、“寒沙”、“秋江”、“寒鸥”、“雁”、“故园”、“桃花”等,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1. 创作背景
  • 吴景奎在浙东宪府担任幕僚期间,接触到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元朝时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吴景奎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高楼·寄谢国芳》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元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缩影。通过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