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
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
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
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
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
《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是元朝余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余阙(1304年—1363年),字廷心,一字天心,号梅野,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上饶)人。元代文学家、诗人,与杨载、范椁并称“元代三贤”。其作品广泛涉及诗、散文、词等文体。余阙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守文学理想,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
诗歌原文: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诗歌翻译:”在江边的小亭子里远眺着华岩山,眺望中仿佛看到了美人的修长眉毛。扫去画眉时的妆容显得十分巧妙,不知她的忧愁是为谁而忧?娟秀的她,在微雨中显得格外美丽,在斜阳下更添几分娇媚。”。
诗歌注释:
《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作品,它不仅是对王德常御史赴任的送别之作,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